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-17395-1988
1 外径允许偏差
表1 标准化外径允许偏差
|
偏差等级 |
标准化外径允许偏差 |
|
D1 |
±1.5%,最小±0.75 mm |
|
D2 |
±1.0%。最小±0.50 mm |
|
D3 |
±0.75%.最小±0.30 mm |
|
D4 |
±0.50%。最小±0.10 mm |
表5 非标准化外径允许偏差
|
偏差等级 |
非标准化外径允许偏差,% |
|
ND1 |
+1.25
-1.50 |
|
ND2 |
±1.25 |
|
ND3 |
+1.25
-1.O |
|
ND4 |
±0.8 |
2.特殊用途的钢管和冷轧(拔)钢管外径允许偏差可采用绝对偏差。
2.1壁厚允许偏差
壁厚允许偏差分为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两种.应优先选择标准化壁厚允许偏差(见表6)。
表6 壁厚允许偏差
|
偏差等级 |
壁厚允许偏差 |
|
S/D |
|
0.1< S/D |
O.05 |
0.025 |
S/D≤0.025 |
|
S1 |
±15%,最小±0.6 mm |
|
S2 |
A |
±12.5%,最小±0.4 mm |
|
B |
+正偏差取决于重量要求
-12.5 |
|
S3 |
A |
±10%,最小±0.2mm |
|
B |
±10% |
±12.5% |
±15% |
|
最小±0.4mm |
|
C |
+正偏差取决于重量要求
-10% |
|
S4 |
A |
±7.5%, 最小±0.15 mm |
|
B |
士7.5% |
士10% |
±12.5% |
±15% |
|
最小士0.2 mm |
|
S5 |
±5%,最小士0.10 mm |
|
注: S是钢管公称壁厚,D是钢管公称外径。 |
| |
|
|
|
|
|
|
|
2.3.3.2推荐选用的非标准化壁厚允许偏差(见表7)。
|
偏差等级 |
非标准化壁厚允许偏差,% |
|
NSl |
+15
-12.5 |
|
NS2 |
+15
-10 |
|
NS3 |
+12.5
-10 |
|
NS4 |
-12.5
-7.5 |
2.3.3.3特殊用途的钢管和冷轧(拔)钢管壁厚允许偏差可采用绝对偏差。
3长度
3.1 通常长度:
钢管一般以通常长度交货。通常长度应符合以下规定:
热轧(扩)管:3000~12000 mm
冷轧(拔)管:2000~10500 mm
热轧(扩)短尺管的长度不小于2 m.冷轧(拔)短尺管的长度不小于1 m,
3.2定尺长度和倍尺长度:
定尺长度和倍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.全长允许偏差分为三级(见表8)。每个倍尺长度按以下规定留出切口余量:
外径≤159 mm:5~10 mm;
外径>159 mm:10~15 mm。
表8 全长允许偏差
|
全长允许偏差等级 |
全长允许偏差.mrn |
|
Ll |
0~20 |
|
L2 |
0~10 |
|
L3 |
O~j |
3.3特殊用途的钢管.如不锈耐酸钢极薄壁钢管、小直径钢管等的长度要求可另行规定。
4外形
4.1弯曲度
钢管的弯曲度分为全长弯曲度和每米弯曲度两种。
4.1.1 全长弯曲度
对钢管全长测得的弯曲度称为全长弯曲度,全长弯曲度分为五级(见表9)。
表9 全长弯曲度
|
弯曲度等级 |
全长弯曲度,%
不大于 |
|
E1 |
0.20 |
|
E2 |
0.1j |
|
E3 |
0.10 |
|
E4 |
0.08.. |
|
E5 |
0.06—— |
4.1.2每米弯曲度
对钢管每米长度测量的弯曲度称为每米弯曲度。每米弯曲度分为五级(见表1(J)。
表10 每米弯曲度
|
弯曲度等级 |
每米弯曲度 mm/m |
|
不大于 |
|
F1 |
3.0 |
|
F2 |
2.0 |
|
F3 |
1.5 |
|
F4 |
1.0 |
|
F5 |
0.5 |
4.2椭圆度
钢管的椭圆度分为四级(见表11)。
表11 钢管椭圆度
|
椭圆度等级 |
椭圆度不大于外径允许偏差 % |
|
NRl |
80 |
|
NR2 |
70 |
|
NR3 |
60 |
|
NR4 |
50 |
5重量
钢管按实际重量交货.也可按理论重量交货。实际重量交货可分为单根重量或每批重量两种。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按式(1)计算:

式中:W——钢管理论重量。kg/m;
π=3.1416:
ρ——钢的密度.kg/dm 3;
D——钢管公称外径,mm
S——钢管公称壁厚.mm。
5.1 按理论重量交货的钢管.单根钢管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的允许偏差分为五级(见表12)。
表12 重量允许偏差
|
重量允许偏差等级 |
单根钢管重量允许偏差.% |
|
W1 |
±10 |
|
W2 |
±7.5 |
|
W3 |
+10
-5 |
|
W4 |
+10
-5 |
|
W5 |
+6.5
-3.5 |
|